一双手工鞋的鞋底20多层厚,你家小孩穿过没?
当你从新华书店门口走下过街地下人行通道,在下行楼梯的边上,有时候,你会看见这样一位老人:她低头坐在木凳上,就着通道投下来的些许日光,对着一双鞋底或一块鞋面,一针一线的纳纳停停。丝丝白发爬满了她的头顶,那微微眯起的眼睛和专注细致的表情,透露着一丝认真、一丝慈祥,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几乎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存在着的那位在灯光下做着针线活的外婆或奶奶。
针线穿过布料摩擦出声,宛如给无声时间赋予流逝痕迹。
陈婆婆和她的布鞋
在老人的身旁,支着一张不大的简易摊子,上面陈列着一双双娇小可爱的布鞋,或是色彩鲜艳童稚活泼,或是祥纹环绕大方喜庆。在这人来人往的地下通道中,这位老人和她的摊子引得路人频频瞩目,不时有路人蹲到摊位前“看稀奇”,有的甚至会掏出手机合影留恋。这位老人叫陈汉兰,现在居住在北城的杨柳街,如今已经77岁高龄。而她缝制小孩布鞋在街边出售,已经干了15年。
在来到城里之前,陈婆婆一直在老家种田,从孩童时代开始,她便在农闲之际跟着母亲一起做针线活,而做布鞋,更是这类活计中的重中之重。“那个时候,家里的老老少少,穿的都是自家缝制的布鞋。”在老人的观念中,脚上有一双舒适、合脚的布鞋,不仅代表着家里有着手巧的妇人,更多是代表着一份家的温暖。
2001年,年逾六旬的陈婆婆搬到了城区,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自食其力,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一下子就闲了起来。照理说,此时的陈婆婆完全可以逛逛街、跳跳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老人骨子里的勤劳却让她有些闲不住。思虑之下,陈婆婆决定缝制布鞋出售。“当时我想了下,做大人的鞋子各人尺码不同不好将就,费时费力不说还不好卖,不如就做小孩的鞋子。”翻出了针线、花布,陈婆婆便忙了起来。
从此以后,城区闹市的街边,常常便会出现陈婆婆的身影,在杨柳街的树荫下、在久长街的屋檐边,在苏家街的街沿前……陈婆婆摆摊的位置也一直变化着,在塔尔门过街地下人行通道建成之后,陈婆婆把摊位搬到了这里来。
“卖布鞋也赚不到什么钱,我就是不想闲在家里。”陈婆婆说,她做的布鞋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三岁大的孩童都尺码都有。“几个月大的孩子不用走路,鞋底只用几层就够了,这种薄底的一双卖10来元,大一点孩子能走路了,鞋底就要十几层到二十几层不等,这种厚底的一双卖20来元。平时可能几天也才卖出去一双。”虽然生意清淡,但陈婆婆仍然乐此不疲。“我年纪大了,一般出来摆不了多久就要收摊,但有点事干还是好的。”
厚厚的鞋底有二十来层
“先做梆,后纳底,梆要规整底要密……”当记者讨教缝布鞋的“秘诀”时,陈婆婆对记者“倾囊相授”。陈婆婆说,做鞋子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针一线都必须一丝不苟,鞋子才不会开线、散底。“一般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做一双鞋子。”
说话间,陈婆婆手中仍是飞针走线忙个不停。缝完鞋面的一边,她熟练的打好结剪断线,然后拿起针线,轻轻松松的将线穿进了针眼里。“这老人家眼神真好,这个年纪了穿针都还这么麻利!”这个动作让一位过路的市民有些惊叹。而陈婆婆只是微微一笑“可能是因为一直做这个的关系吧,我眼睛到现在看东西都还很清楚。”
拿过一只厚底的布鞋,记者翻过鞋子看着鞋底,那层层叠叠的底子和密密麻麻的针眼让人一看就感觉厚实、牢靠,用手轻轻一捏,那柔中带硬的触感更是让人不禁想象穿在脚上是如何的舒适妥帖。虽然做工不算精致,但那一针一线之中仿佛都蕴含着长辈的呵护和关爱。
再抬头,陈婆婆仍在安安静静的缝着、缝着,针线穿过布料轻轻摩擦出声,节奏如此分明,宛如给这无声的时间赋予了流逝的痕迹。在针线的飞舞中,老人缝着对旧时时光的追忆,缝出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穿过的老北京布鞋!
下一篇:想念妈妈做的老布鞋
- 本网站是个人关于布鞋文化的心得体会日记的个人网站,文章为个人收集素材编写,如有侵删。
- 01202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让庞大的年轻人群体
2022年后疫情时代,如何让庞大的年轻人群体成为布鞋消费主力的3个想法。小编是一直喜[详细]
- 02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北京布鞋:内联升,好看和舒适度秒杀某些国
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北京布鞋:内联升,好看和舒适度秒杀某些国外的潮牌帆布鞋。好久[详细]
- 03大衣哥在地摊上买了一双599元的棉鞋,摊主也太会看人下菜碟了吧
大衣哥在地摊上买了一双599元的棉鞋,摊主也太会看人下菜碟了吧! 年关自将至,平时衣[详细]
- 04每次想起小时候穿的千层底老北京布鞋的这个糗事,我就忍不住偷笑
每次想起小时候穿的千层底老北京布鞋的这个糗事,我就忍不住偷笑。老北京布鞋我们小时[详细]